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一杯毒酒,结束了一个王朝的命运,北魏胡太后亲手毒杀了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元诩,这位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时,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
权力让人疯狂,亲情在政治面前变得脆弱,这场宫廷悲剧引发的连锁反应,彻底撕裂了北魏帝国。
母子权力博弈的起源元诩六岁登基,按照北魏"子贵母死"的残酷传统,生母应该被处死,这个规矩从道武帝拓跋珪开始执行,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。
每个皇子登基,他的母亲都要为此付出生命,胡太后逃过了这一劫,大臣们找各种理由为她开脱,她成为北魏历史上第一个打破这一血腥规矩的太后。
展开剩余90%胡太后明白自己的特殊地位,她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,临朝称制的权力让胡太后尝到了甜头,朝堂之上,文武百官都要对她俯首称臣。
她重用清河王元怿和元乂,元怿是宣武帝的弟弟,有皇室血统做靠山,元乂则是胡太后的心腹,对她绝对忠诚,这两人掌控了朝政大权。
朝政开始腐败,元怿在朝中大肆卖官鬻爵,一个县令的位置能卖到几百匹丝绢;元乂更过分,连守城门的小官都明码标价。
官员买卖成风,国库空虚,边境战事频繁,军饷却发不出来,胡太后沉迷权势,根本顾不上这些,她只关心自己的地位能不能稳固。
元诩十八岁了,他看着母亲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,心中愤怒,大臣们背地里议论纷纷,说皇帝软弱无能,元诩知道自己必须行动,成年的皇帝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。
他先从元怿下手。元怿在宫中横行霸道,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,元诩借口元怿谋反,下令诛杀,元怿死在宫中,胡太后气得发抖,接着,元诩罢免了元乂的所有职务,把他赶出朝廷。
胡太后忍无可忍,她直接把儿子关进了宫中,皇帝的起居都被严格监控,元诩想见大臣,必须经过胡太后同意。
一个皇帝被自己的母亲囚禁,这在历史上极其罕见,母子之间的权力战争正式开始。
元诩在囚禁中并未屈服,他秘密联络忠于自己的势力,皇帝的密旨从宫中传出,指示亲信除掉胡太后的党羽。
蜜多道人是胡太后的术士,经常给她出谋划策,这个人被人在街头刺杀,谷会是胡太后的财务总管,负责搜刮民财,他死在自己家中,凶手不明。
这些太后党羽相继被杀,胡太后知道是儿子干的,却拿他没办法。
更让胡太后恼火的是元诩对她私生活的指责,胡太后风韵犹存,身边男宠不断,杨白花是羽林军将领,年轻英俊,深得胡太后欢心,他经常出入后宫,与胡太后私会。
宫女们都知道这件事,却不敢声张,元诩当面斥责母亲"淫乱后宫,有失母仪",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胡太后。
胡太后觉得儿子已经不可救药,他不仅要夺自己的权,还要羞辱自己的名声,权力欲和母性在胡太后心中激烈交锋。
最终,权力欲胜出,她开始考虑一个可怕的选择,除掉这个不听话的儿子。
毒杀的导火索:尔朱荣的密诏危机元诩知道单靠宫廷政变无法对付母亲,宫中的禁卫军都听胡太后的,大臣们也不敢公然反对太后,他需要外援,元诩把目光投向了晋阳的军阀尔朱荣。
尔朱荣是个狠角色,他的祖先是鲜卑贵族,世代在北地掌兵,尔朱荣接手家族势力后,迅速扩张。
他手下有精兵三万,都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胡人,这些人作战勇猛,纪律严明,尔朱荣用他们平定了六镇起义,威名远扬,晋阳城就是他的根据地,城高墙厚,易守难攻。
更重要的是,尔朱荣对朝廷有怨气,胡太后重用汉人文官,排斥鲜卑武将,尔朱荣屡次上书要求入朝为官,都被胡太后拒绝。
她害怕这个武夫威胁自己的权位,尔朱荣怀恨在心,正等着机会报复,元诩看中的正是这一点。
密诏写得很急,元诩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困境,他说胡太后专权误国,朝政腐败不堪,自己身为皇帝,却被囚禁在宫中,无法行使君主职责。
元诩请求尔朱荣立即率军勤王,胁迫胡太后交出政权,作为回报,元诩承诺封尔朱荣为大将军,让他掌控军权。
这封密诏由元诩的心腹太监传递,太监装作采买货物的商人,混出皇宫,他要穿越几百里路程,才能到达晋阳,路上危险重重,一旦被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
元诩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他错了,胡太后的情报网遍布宫中,每个太监宫女的行踪都在监控之下,太监刚出宫门,消息就传到了胡太后的党羽那里。
郑俨是胡太后的左膀右臂,此人出身寒门,靠着投靠胡太后发迹,他负责收集情报,对宫中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,郑俨得到消息后,立即派人跟踪那个太监。
徐纥是另一个关键人物,他原本是宦官,后来得到胡太后信任,掌管内务,徐纥心思缜密,手段毒辣,他安排人手在太监必经之路设伏。
太监被抓时还在装无辜,徐纥搜出密诏,当场拆开查看,信件内容让他大吃一惊,皇帝竟然要借外兵来对付太后,这是要造反的节奏。
郑俨拿着密诏找到胡太后,胡太后正在后宫与杨白花饮酒作乐,看到密诏内容,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酒杯掉在地上,摔得粉碎,杨白花识趣地退下,留下胡太后独自思考。
恐慌很快转化为愤怒,胡太后觉得自己被背叛了,她养大的儿子,竟然要借外人的手来对付她,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,完全不念母子之情,"不仁不义",这是胡太后对元诩的最终评价。
当夜,胡太后在显阳殿召集心腹商议,郑俨、徐纥都在场,他们讨论了各种方案,最终决定毒杀元诩,这个方法干净利落,不会留下痕迹。
胡太后做出了人生中最残酷的决定,她要亲手除掉自己的儿子,这个决定一旦执行,就再无回头路。
毒酒之死与傀儡皇帝的闹剧显阳殿内,胡太后准备了毒酒,她叫来元诩,说要母子和解,元诩没有起疑,毕竟,这是他的母亲。
酒杯端起,元诩一饮而尽,毒性发作很快,他感到腹部剧痛,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元诩瞪着胡太后,艰难地说出最后几个字:"母亲连亲生儿子都杀,天理难容!"
胡太后看着儿子痛苦地死去,面无表情,她已经走到了这一步,没有后悔的余地,权力让她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杀手。
元诩死了,胡太后面临新的问题,皇位不能空着,她需要找一个新的傀儡。
胡太后想出了一个荒诞的主意,她把元诩的女儿元姑娘抱到龙椅上,对外宣称这是皇子,一个女婴被当作皇帝,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。
这个谎言只维持了一天,朝臣们不是瞎子,很快就发现了真相,胡太后只好废掉元姑娘,改立三岁的元钊为帝。
元钊是元诩的侄子,年幼无知,正适合当傀儡,胡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掌权,她以为自己解决了问题,实际上是在自掘坟墓。
消息传到晋阳,尔朱荣震怒,他本来收到密诏正准备南下,现在听说元诩被毒杀,立即改变了计划,这不再是帮助皇帝夺权,而是为皇帝报仇。
尔朱荣召集部将,宣布要为孝明帝报仇雪恨,他的军队开始向洛阳进发,胡太后的末日到了。
尔朱荣复仇与北魏的末日尔朱荣的大军压境,洛阳城内一片恐慌,胡太后派人去讲和,尔朱荣拒绝了,他要的不是谈判,是报仇。
城破之日,尔朱荣直奔皇宫,胡太后抱着幼帝元钊躲在深宫,等待最后的审判,尔朱荣找到了她。
这位太后曾经权倾天下,现在却像一个普通的罪犯一样瑟瑟发抖,她求饶,说自己是被逼无奈,尔朱荣不听这些废话。
胡太后和元钊被拖到黄河边,尔朱荣下令把她们扔进河里,河水吞噬了这对祖孙,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后,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尔朱荣的报复刚刚开始,他在河阴召集文武百官,说要为孝明帝举行追悼仪式,官员们以为是正常的仪式,纷纷前往。
这是一个陷阱,尔朱荣事先埋伏了士兵,仪式开始后,他突然翻脸,下令屠杀,两千多名官员在河阴被杀,血流成河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"河阴之变"。
尔朱荣以为这样就能稳定局面,他错了,大屠杀激起了更大的反抗,高欢起兵反对尔朱荣的暴政,北魏帝国在内战中分裂。
东魏和西魏相继建立,统一的北魏不复存在,胡太后那杯毒酒,最终毁掉了整个王朝。
权力斗争的代价总是惨重的,胡太后为了保住权位杀死儿子,最终害死了自己,也害死了北魏。
元诩为了夺权引狼入室,结果招来了灭顶之灾,尔朱荣为了报仇大开杀戒,却引发了更大的动乱。
毒酒杀死的不只是一个皇帝,而是一个时代,北魏的统一梦想随着那杯毒酒一起破灭,权力的游戏永远残酷,代价永远超出想象。
发布于:山东省股票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