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中国的战斗机在印巴空战中的表现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。歼-10CE和枭龙战斗机在战斗中成功击落印度战机,分别取得了“首杀”和“碾压”的战果。这一系列辉煌的战绩不仅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,也吸引了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对中国战斗机的技术表达赞赏和钦佩。
近日,欧洲军事网站“Bulgarian Military”发表了一篇文章,讨论了中国的歼-35战斗机。文章指出,歼-35的隐身弹仓长度达到了7米,这一尺寸使其理论上能够容纳新一代的PL-17超远程空空导弹,并具备在400公里之外打击敌方远程目标的能力。然而,欧洲媒体对这一点的过度自信却显得有些尴尬。从众多技术细节来看,歼-35的弹仓容量显然不足以容纳PL-17导弹。
尽管歼-35的具体弹仓尺寸尚未被中国官方透露,但从其整体设计来看,歼-35属于中型战斗机,在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中定位相对紧凑。即使是更为庞大的重型战斗机歼-20,其弹仓容量也仅能容纳PL-15导弹。通过歼-20展示的弹仓挂载图可以看到,PL-15几乎占据了整个弹仓的空间,完全没有额外的空间容纳更长的PL-17导弹。因此,如果连歼-20都无法将PL-17导弹放入弹仓,那么体型较小的歼-35显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。而且,考虑到歼-35的弹仓尺寸可能比歼-20还要小,能够携带PL-17导弹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。
展开剩余55%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所有战斗机都无法携带PL-17导弹。实际上,包括歼-35和歼-20在内的部分战机仍具备使用PL-17导弹的能力。尤其是中国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,如歼-36和歼-50,它们拥有更大的弹仓设计,完全可以搭载PL-17导弹。在这些新型战机中,歼-36的腹部弹仓特别宽敞,甚至有能力容纳巡航导弹,展现了类似隐身战术轰炸机的作战能力。歼-36不仅能够携带PL-17导弹,还具备执行超远程对狙任务的能力,堪称空中移动的火力平台。
尽管歼-35无法在弹仓内携带PL-17导弹,但它仍然可以选择在机翼下挂载这些导弹。这一点对于远程作战至关重要。PL-17导弹的射程超过400公里,意味着它的打击距离远远超出了大部分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能力,甚至像歼-10C和阵风这样的4.5代战斗机,它们的雷达有效探测范围也仅在150至160公里之间。因此,若歼-35搭载PL-17导弹进行作战,它就能够在敌方战机雷达难以探测的距离上发射导弹,占据先发制人的优势。
或许有人会质疑,既然歼-35的雷达探测能力也有限,那么它是如何发射像PL-17这样的超远程导弹的呢?这就涉及到了中国整体的作战体系。首先,中国的空警-500预警机可以在极为遥远的距离内发现敌方目标,并将精确的火控参数传输给歼-35战斗机,后者再执行导弹发射,而空警-500则负责整个导引过程,这种模式被称为“A射B导”。此外,歼-35还配备了无人机,这些无人机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侦查并锁定敌方目标,从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